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

廬山煙雨浙江潮



廬山煙雨浙江潮

「參禪」的三種境界
蘇東坡,與禪師論道,忽有省悟,因而作「參禪前」、「參禪時」、「參禪悟道」三首詩,表明參禪的三種境界。

一、「參禪前」的境界
《題西林壁》
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二、「參禪時」的境界
《廬山煙雨》
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及至歸來無一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。

三、「參禪悟道」的境界
《廬山東林寺偈》
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凈身。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?

讀了蘇東坡的參禪心得,未必能參透「參禪」的三種境界,但卻啟發了「理解」的三種境界。

「理解」的三種境界
「禪」,如果不是一種佛學,而是象徵人們碰到新事物時,對事物理解的一種方法。那麼,蘇東坡的這三首詩,重新排列、重新詮釋,也可以代表「理解」的三種境界。

一、由「觀察」而「解迷」的境界
《題西林壁》
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對於新事物,可以經由「觀察」而解迷。「觀察」時透過角度高度的調整,可以看到事物的各種面向(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)。最重要的,要調整自己的態度。否則,老是用過去的知識、經驗與思維去觀察(只緣身在此山中),當然,永遠不可能看出新事物的道理(不識廬山真面目

二、由「體察」而「開悟」的境界
《廬山東林寺偈》
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凈身。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?

單純的「觀察」,只能看到是物的表象。唯有身歷其境,與事物同境、與事物共處一段時間的「體察」,才能體悟到事物來龍去脈的道理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凈身)

體悟到事物的道理後,還不是真知。接著,要思考如何將這些眾多龐雜的資訊(夜來八萬四千偈),彙集整理成為系統性的知識。其次,想像自己既是老師又是學生,如何能夠將新的知識,透過自問自答、而沒有缺漏與破綻(他日如何舉似人)。如此,才能稱得上,對新事物有了體悟。

三、由「考察」而「認識」的境界
《廬山煙雨》
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及至歸來無一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。

「觀察」也好、「體察」也罷,都是因緣理解、隨機理解,難免有疏漏。「考察」則不然。它是「行萬里路之前,要先讀萬卷書」的求知態度。也就是,不管是旅行或學習(廬山煙雨浙江潮?),在進行之前,建立基礎知識並準備相關議題(未到千般恨不消)。如此,事先有了議題、現場依據議題考察、直到對事物不再有問題為止(及至歸來無一事)。如此,新事物才會變成為我們所「認識」的舊事物(廬山煙雨浙江潮!)。

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屬於哪種境界?是前一個還是後一個「廬山煙雨浙江潮」?


◎ “想受”完文章也要幫作者加油打氣
請按】及【分享】給更多好朋友

◎ 在Facebook態時報訂閱新文章
請至善導思林記思簿》粉絲專頁

閱讀舊文章請至部落格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