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鳥盡良弓藏
強聞博記只是一時的 “知識”
用心體會卻是一生受用無窮的 “智慧”
請 “想受”:
春秋戰國時,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,表現上卑躬屈膝,暗地里卻臥薪嘗膽,勵精圖治。勾踐又採用范蠡和文種的高見,分化吳國,誣害伍子胥,最後大敗吳王夫差,吳王夫差自盡,諸侯紛紛前來道賀,稱勾踐為霸主。
勾踐成功後不久,范蠡就毅然引退,隱姓埋名。他去了齊國,從齊國送一封信給文種,勸他引退。信中提到:「飛鳥盡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」意思是飛鳥射光了,良弓就會被收藏起來;狡兔射死了,跑得最快的獵狗也會被烹食。信中又說:「越王這個人的長相,脖子很長,嘴尖得像烏鴉,這種人只可以共患難,而不可以共安樂,你為什麼還不離去呢?」
文種看信後,就宣稱有病,不肯上朝。不久有人就進讒言,說文種將起來作亂,越王就賜一柄劍給文種,文種只好自殺身亡。
飛鳥盡良弓藏,狡兔死走狗烹
做為一個上位者,當「鳥盡、兔死」時,「良弓、走狗」不但不再有價值,甚且反而是包袱。此時,「良弓藏、走狗烹」會是自然形成的選擇。而位居下位者,又當如未雨綢繆與應對呢?
鳥不盡弓不藏,兔不死狗不烹
聰明的下位者,早就預想到自己的下場。所以,想辦法讓「鳥不盡弓不藏,兔不死狗不烹」。不趕盡殺絕鳥兔,延長弓狗的價值生命週期。
鳥將盡弓轉槍,兔未死狗他奔
「鳥不盡弓不藏,兔不死狗不烹」,畢竟只是拖延之計。躲的了一時、躲不了一世,終究難逃「良弓藏、走狗烹」的命運。所以,有智慧的人,會想出更好的對策。
一為「鳥將盡弓轉槍」。也就是在價值不再之前,就就想辦法提升價值(弓轉槍)。因此,即使鳥盡,仍然有可以發揮的地方。
二為「兔未死狗他奔」。也就是在本業沒落前,已經先一步另謀他路而去。
在你的領域,何時將「鳥盡、兔死」?屆時你要「弓轉槍」?還是「狗他奔」?
動完腦,也請動個手:
1. 本文按讚給個力
2. 首頁按讚添人氣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antus.lin
3. 閱讀舊文章,請至 http://santuslin.blogspot.tw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